談到交換,從廣義上講,任何數據的轉發都可以叫做交換。但是,傳統的、狹義的第2層交換技術,僅包括數據鏈路層的轉發。常見的交換技術有哪些種類呢?他們又有什么優缺點呢?常見的交換技術有三種:電路交換、報文交換和分組交換。
一、電路交換
優點:數據傳輸可靠、迅速,數據不會丟失,且保持原來的序列。
缺點:在某些情況下,電路空閑時的信道容量被浪費;另外,如數據傳輸階段的持續時間不長,電路建立和拆除所用的時間就得不償失。
適用范圍:遠程批處理信息傳輸或系統間實時性要求高的大量數據傳輸的情況。這種通信方式的計費方法一般按照預訂的帶寬、距離和時間來計算。
二、報文交換
優點:線路利用率高,信道可為多個報文共享;通信量大時仍可接收報文,但傳輸延遲會增加;交換網絡可對報文進行速度和代碼等的轉換;不需要同時啟動發送器和接收器來傳輸數據,網絡可暫存;一份報文可發往多個目的地;能夠實現報文的差錯控制和糾錯處理等功能。
缺點:中間節點必須具備很大的存儲空間;報文長度未作規定,報文只能暫存在磁盤上,磁盤讀取占用了額外的時間;當信道誤碼率高時,頻繁重發,報文交換難以支持實時通信和交互式通信的要求;由于“存儲-轉發”和排隊,增加了數據傳輸的延遲;任何報文都必須排隊等待,不同長度的報文要求不同長度的處理和傳輸時間,即使非常短小的報文。
三、分組交換
是目前應用最廣的交換技術。
優點:結合了線路交換和報文交換兩者的優點,使其性能達到最優。
缺點:由報文太長引起的,因此分組交換的思想是限制發送和轉發的信息長度,將一個大報文分割成一定長度的信息單位,稱為分組,并以分組為單位存儲轉發,在接收端再將各分組重新組裝成一個完整的報文。